更新日期:2010/06/05 08:42:1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5 08:40:58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六十頌如理論(第5-1講)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5)接下來就是講到了,觀修空性之後,以他們的經驗所證得一種看法的不同。現在我們看第26句了:
26、事法善巧者,無常欺誑性,苦空及無我,是見寂滅相。
「事法善巧者」在說到這個不同的時候,大致可以分兩個最主要的不同內涵,第一個也就是說善巧者的一個看法,和龍樹菩薩的看法。至於善巧者的看法是什麼呢?證得了果位的這些聖者們,就像好比已經斷除真實執著的阿羅漢,或者是八地以上等這些菩薩們,他們就是屬於在此的「事法善巧者」。他們對於事物,對於有為法,對於事法,因為對究竟性質看得非常透徹了,所以他們精通事法,所以「事法善巧者」。
「無常欺誑性」就是沒有常、沒有欺誑的性質,也看得非常的透徹和清楚。那在此的常,不一定是指常法而已。在《四百論》裡面有說到,常和無常的這種名辭可以用在有無真實上,所以這兩者都可以應用的。所以對事法的沒有常、沒有欺誑的性質看得非常透徹。「苦空及無我」而且對苦、空和無我,也看得非常透徹,這個就是寂靜、寂滅相。所以在此說到了「事法善巧者,無常欺誑性,苦空及無我,是見寂滅相。」
之前我們也說到了,在八地菩薩以上的菩薩們,他們因為沒有斷除所知障的緣故,所以他們的根本定和後得道是間斷的,它不是並行而去作觀修,而是先有根本定、後有後得道,以這種間斷的方式來作修持的。可是在佛地的時候,並不是如此,在佛地的時候他能夠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卻又能夠現證世俗的一種幻相,這種的看法我們就非常難體會了。
像前方的花朵來講,如果以八地菩薩去看的候,他唯有在出定、後得道的時候才看得到,那時候有真實的相去看到花朵,所以並沒有困難,是能夠去推理的。可是佛陀看同樣花朵的時候,他如何摒除真實相而去看花朵呢?這個就是我們要好好去思考的一個問題了。
在解釋佛陀看世俗相的時候,有說到他相和自相等的這種說法。甚至又說到了,世俗相裡面有分兩種,一者是有無明污染的,一者是沒有無明污染的。為什麼呢?因為以意識來講,了解世俗的意識,這個名言識有兩者:一者是有無明污染的,一者是沒有的。
總言之,佛陀去看世俗的這種名言的時候,是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去看的,所以他的根本定和後得道是互相並行,他並沒有前後的間斷次第的,是沒有這回事的。可是還沒有證得佛果位之前的八地、九地、十地的這些菩薩們,他們雖然斷除了真實執著,可是他們在後得道的時候,沒有辦法現證空性。
27、無住無所緣,無根亦無處,皆由無明生,斷除為中道。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無住無所緣」這句偈頌文,這是龍樹菩薩現證空性之後,對現證空性之後的感受,所作的解釋。這個科判的一個分法是在解釋裡面,這本解釋是宗大師的心子賈曹傑,他所著作的一本解釋。在他之前的筆記裡面,也曾經說到同樣的科判。所以接下來「無住無所緣」就說到龍樹菩薩他本身現證空性之後的一個感受了。
「無住無所緣」的意思也是說,在現證空性的當下,因他完全遮擋自性而已,所以不會有任何戲論的所緣,不會有任何實執的所緣,也不會有任何名言世俗的所緣。因此因為沒有世俗實執所緣的緣故,所以就不會有實執安住,也沒有名言識安住了「無住無所緣」。也沒有事法真實的根本和基礎,所以稱「無根」,也沒有攀緣處所以稱「無處」。
為什麼呢?因為「皆由無明生」斷除的緣故。什麼叫皆由無明生斷除的緣故呢?也就是說到了,每一切法都是沒有自性的,這是沒有錯,可是在無有自性法當中,又可以分清淨法和污染法兩者。污染法的意思,就是被無明給污染的意思。無明污染的意思有兩者:一者是由無明而生,因此而受到的污染,這是第一。一者是具有真實相,而受到了污染,這是第二。但是具有真實相而受到污染的原因,也是因為由無明所生的緣故,所以當我們斷除了無明的時候,由無明所生的一切污染相就被破除了。這種的意思就像好比,如果我們斷除了輪迴的話,我們就可以獲得解脫。但是並是不代表說,三界的輪迴都會因為個人的輪迴斷除的緣故而受到了破壞,自己獲得了解脫了,可是輪迴仍然存在的。我們斷除輪迴的意思是說,自己將要受的輪迴被斷除,而不是說一般的輪迴斷除的意思。
所以同樣的道理,以空正見去對治無明的時候,由自己無明所現的一切幻像,都會被斷除的時候,就沒住、沒有所緣、沒有根、無處了,而入中道。「無住無所緣,無根亦無處,皆由無明生,斷除為中道。」
28、如芭蕉無實,如乾撻婆城,癡闇永無盡,見此如幻現。
29、梵等與世間,所見極真實,大聖說彼妄,除彼豈有餘。
接下來就是說到了「梵等與世間」,就是梵天來講的話,在世間神裡面是屬於最高地位的神了,梵天、大梵天王。而且他具有非常強大的權利和威力,還有神通,是屬於世間人非常羨慕的,或者是想要祟拜的,或想要皈依的世間最高的天神。縱使是世間最高的天神,或者如同像大梵天王,同樣的具有大神通力等,這些世間的天神來講的話。雖然他們有這麼高的地位,可是他們所看到的卻是非常的真實,他們還是仍然存有著,或者是仍然沒有辦法斷除真實的執著,因此他們所看到的,還是保持這種錯誤的真實的幻像。
「大聖說彼妄」獲得聖者果位的這些初地菩薩,或者二地菩薩以上的這些菩薩們,他們說梵等的這些世間神,他們所看到的是錯誤、是妄相,它並不是一種正確的看法。「除彼豈有餘」既然像大梵天王等,他們都會看錯的話,更何況是我們其餘的這些平凡的普通的眾生呢?我們也會看錯的。
所以聖者們,他們首先先以智慧來思考空性的道理,之後再配合自己的經驗,去反覆的去聽聞和思惟,慢慢的有一些經驗去體會到空性了。之後再去看這種世俗相的時候,會覺得這些好像是幻相,之後再反覆串習的時候,就會現證空性。在現證空性之後出定的話,那看一切的時候,真正的體驗到這些都是幻相。所以「大聖說彼妄」他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以經驗的去體會到說,大梵天王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是錯誤的。那既然梵天,我們世間最高的天神都會看錯的話,更何況是沒有學空性的這些普通凡夫眾生呢?所以叫做「除彼豈有餘」。
30、世間痴闇覆,隨有續流轉,聖者離諸愛,善士何能等?
那接下來就是說到了「世間癡闇覆」,世間也就是講到,未證空性的這些世間凡夫,因為他不了解空性,而且沒有會意的緣故,所以完全受到真實執著無明的一種控制和闇覆。因為被無明完全控制的情況下,所以隨著無明,很容易的就會被無明所產生的貪瞋給控制了,因此會恒常的隨著這種有愛、有瞋、有癡的續流給流轉著。
雖然聖者也是需要像凡夫一般的要行住坐臥等,或者是作一般的日常作息。可是在同樣的日常作息當中,因為聖者遠離了……。這裡面的愛是指真實執著的意思,「聖者離諸愛」因為遠離了無明的根本,就是真實執著的緣故,那法王是說應該講「善士何能等」,這一種的善士,這種的聖者與凡夫,怎麼可能會相等呢?這是不可能會相等的。
雖然他們同樣的都要作日常作息的這種雜事,可是在作這些種種雜事的時候,凡夫他因為沒有斷除真實執著,所以他不會覺得說貪瞋、無明是錯誤的,因此貪瞋是永無間斷的會一直產生,而且非常自然的、簡單的產生,非常快速而且強烈的產生。可是聖者在作這些雜事的時候,因為已經了解空性的緣故,雖然並沒有斷除了真實執著,至少他們不會刻意的去生起這個無明,而且無明力量會減弱,煩惱不是那麼容易會產生。「善士何能等?」有沒有問題?
問:如何使我們觀修空性之後,能夠成為現證空性。需要多少的時間?
答:這是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夠使我們從觀修空性之後成為了現證空性。從現證空性之後,到完全斷除煩惱的這段期間,還需要第二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之後從八地菩薩以上,到成佛果位之前,為了斷除所知障,要發一大阿僧祇劫的時候,所以總共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從金剛乘、咒乘或者是密乘的角度來解釋,不只我們的意識要去了解空性以外,它會以一種特別的修行方式,使我們的氣流,也就是粗分的氣流,刻意的以修行的力量讓它遮止,所以氣流就不會再次的運轉。當粗分氣流不再運轉的時候,變成了細微的氣流就會現起,於是細微的氣流就會運轉了。
因為心和氣本身是互相依賴的關係,所以細微的氣流,會帶動細微的意識現起,細微的意識現起之後,再以細微的意識去了解空性的話,那對斷除二相,或者是實執相,會有很大的幫助,於是會比較迅速成佛。
問:請法王開示死相的內容,以及我們要怎麼準備死亡的來臨?
答:我們講到死的時候,什麼叫做死亡呢?死相是什麼呢?多數的人都是隨著業力,使我們的意識慢慢的,變得越來越細微,經過顯、增、得這三相消滅了,也被收攝了,最後收攝於光明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稱為叫做細微的死亡,這就是死亡了。與這種死亡光明相同的,像睡眠光明,這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說我們在睡眠的時候,意識變得越來越細微,於是會現起睡眠的光明,可是這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了解,或者去捉摸到這時候的光明。從很細微的睡眠光明當中,慢慢的如果現成了粗分的意識的話,那時候我們就會有夢境產生,也就是我們俗人所謂的夢吧!如同我們在睡眠的時候,有這樣一段過程。
同樣的在死亡光明現起的當下,我們沒有辦法去察覺,直到從死亡光明當中現起了中陰身,當然有一些是不需要經過中陰身的,可是有一些是需要中陰身,中陰身那時候的意識就是比較粗分的了。如同我們會從夢中醒過來一樣,在醒來的時候,這時候的意識就非常的粗,我們就很容易去認識或了解。同樣的從中陰身去投生的時候,那在結生的那個時候的意識,就會更加的粗分了。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仔細的去觀察我們意識的一個變化的話,它有很細微的起伏變化。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的這種氣流,還有我們的意識會非常的強烈,而且很明顯的能夠去認識或者捉到。隨著我們的睡眠,那意識慢慢、慢慢的就會衰退,或者是減弱,或者會變得更細微。於是醒來之後,於是意識又慢慢的,變得更容易、更明顯的去了解。同樣的有時候我們在生病的時候,我想我們的意識和氣流,也會變得更細微的。
所以我們的意識一直隨著因緣,一直在變化當中,它有不同的起伏的變化,有時候變高、有時候變低。那在死亡的時候,意識就是沈澱在最細微的、最細微的一個性質當中了。在這個究竟的一個最細微的意識的時候,我們稱為叫死亡。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密經》裡面曾經有說到,其實死亡只是意識變成最細微的一個時刻而已。有時候我們好像會覺得死亡的時候,聽到死亡這兩個字的時候,好像會覺得沒有希望了,或者它是一個止盡。其實會覺得說,這只是身心分開時候,而實際上死亡,就是意識起伏的過程當中的一個階段而已。上述所說的都是跟咒乘,或者是密乘有關的。
所以龍樹菩薩在《密集金剛》的咒經裡面曾經有說到,因為我們在果位的時候有三身,那三身呢?就是法身、報身、化身。所以與這個相應的,與這個相似的,就是這本的解釋,曾經就是龍樹菩薩的大弟子提婆菩薩,他針對龍樹菩薩所著作的這本《密集金剛》的續經,也有再一次的多作補充和解釋。
其內容也說到了,我們在果位的時候有三身,與這個果實三身相應的這個三身,是在我們凡夫地的時候就有了,這我們稱為叫做基位的三身,一個是果位的三身。基位的三身又可以分兩者:也就是說,我們在死亡過程當中的時候,死亡光明所現的化身,中陰身所現的報身,以及我們在投生的時候所現的法身。同樣的在睡眠的時候,也就是在熟睡的時候,在睡眠光明現起的時候的法身,以及作夢時候的報身,醒來時候的化身。
一般來講的話,我們說死亡的時候,就是身體和心分開的時候,我們稱為叫做死亡的。如果你認為說,有前後世存在的話,其實死亡只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換個新的身體而已。如果你認為沒有前後世存在的話,那死亡就是一切都沒有的那一天。
我想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說到了,有一對師生,師生他們在工作,他們的工作一直沒有辦法結束,一直不知道如何結束是好。於是有一次他們在路上,看到了一具屍體,那時候那個弟子就跟老師說,啊!工作結束了。老師不知道為什麼,什麼叫工作結束。於是他就收拾了那具屍體說:老師你看那具屍體!於是老師才知道,什麼叫做完全結束的意思了。
無論我們說死亡是身心分開的時候也好,或者是什麼也好,但是在死亡的當下,所有的感覺和所有所看的都會消失,因此我們會感到畏懼。所以我們要如何準備後世的一個安排呢?首先我們要有足夠的計劃來作這個準備,第一個步驟就是說,要如何讓你驅除對於死亡的恐懼,這是第一步驟。第二步驟就是說,你要活在這世間的時候,要準備後世能夠得到更好的人身的這樣一種安排,這是第二。那第三則是說,如何能夠讓你在死亡光明現起的當下,把死亡光明轉為道用,這是更細微的第三步驟了。
如果我們針對第一個步驟來作解釋的話,我覺得死亡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他是生命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首先能夠接受這個事實的話,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回憶說,原來他只是生命的一個過程而已,就是如此單純而已,何需要畏懼呢?那最主要的就是說,如果我們活在這世間的時候,能夠好好的每天不浪費時間,作一個有意義的人生,那我相信在臨終的時候,我們不會有任何遺憾的。
在第二個步驟的準備,我們也就是在臨終的時候,快死亡的時候,只要我們還有正念存在的時候,要盡量的提起心力,把今世所累積的善業,迴向給後世的增上生,後世的好的人身,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應該盡量的去思惟,並作這方面的迴向。盡量使我們在臨終的時候的意識,轉為善心。我所說的死亡意識,是說粗分的死亡意識,盡量讓它成為善心,讓它持續不要間斷。
在第三個步驟的時候,為了要準備,所以我們要了解到死亡的次第是什麼。這種詳細的內容,就是要靠密經我們才能夠了解。在密經、咒經裡面曾經有說到了,死亡的八種過程,也就是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意識,意識融入於虛空。在講虛空的時候,就講四大空,四空的一種階段了。最主要是在每一個死亡過程當中,都要保持空正見,這是不可遺失的;而且在空正見的當下,必須要有菩提心作助伴。
因此我們有說到了金剛不壞身,也就是說死亡之後,他以醫學的證明來說的話,他已經是完全的死亡,可是他的意識仍然存在。當然如果只是講一個短暫的保存三天的話,說不定是隨著業力,讓他能夠保持現有的意識。可是如果憑著修行的力量,讓自己的意識存在自己的身體裡面的話,這個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夫才有辦法作到的。我們也把這種修行,稱為叫做現起多種的光明,有這種的說法。還有什麼問題?
問:是不是一切的東西,都是與業緣有關的?如地心引力的東西。
答:像無為虛空來講的話,這個可能跟業沒有關係,因為它不是由業力所現的,因為它是個無為虛空。如果講到四大變化的話,四大變他可能會隨著業力而轉變。可是地是地大、水是水大的這種關係,地成為地,水成為水的話,這個跟業力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但是對詳細的狀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如果我們講到很細微的微塵來講的話,以微塵本身的性質,這個應該跟業也沒有什麼關係。可是微塵之間互相的觸碰之後,所產生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種的變化呢?這個我想跟業力是有絕對的關係的,而使它產生互相觸碰之後的變化。就像好比我們的意識,它是屬於唯明唯知的體性,這個不是由業力讓它變成的,它是一個自然的一種法則、本性。再問一個問題。
剛剛有位格西問法王問題,但是法王說這是屬於密經的問題,但是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有受灌頂或者是學密,所以我沒有辦法作回答。但是法王就跟他說,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來自於,要對於上師的信心,如果你對上師的信心足夠的話,那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31、於求實性者,初說諸法有,知義離斷貪,後寂靜滅相。
甚深空性它是一個特徵,這個特徵必須要有一個依處,才會說到這樣的一個特徵的。也就是說,我們說這是某一個東西的特徵時,必須要有那個東西,要有那個有法,那個基礎,我們才會說這個東西的特徵。如果沒有這個東西的話,就沒有這個東西的特徵了。所以空性本身是一種性質,它是一個特徵,它必須要依賴一種有法,它必須要有一個所依,才會有這樣一個性質的關係,所以這個所依是必須要有的。
那如果我們不說空性,它只是一種找不到的性質而已,尋找假義找不到這不叫做空性。空性是完全依賴著他緣觀待之後而有的緣故,所以性空的。因為是完全依賴著他緣而形成的,而現起的,所以它不是由自力所現的,或自力所起的,它是由他力所起的。依他緣所起的所以叫做緣起。因為緣起所以不是由自力,或者獨立自在或自主而生的。所以因為緣起而性空,所以空性本身是依賴著緣起,我們才有辦法認知的。所以空性不是說尋找假義之後找不到叫做空性,很多人誤認為說,我們找啊!找啊!尋找它的假義,找不到啊!所以這個叫做空性,於是就感到滿足,這種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就像《寶鬘論》裡面,龍樹菩薩非常清楚的說到,「士夫非地水火風空,也並非意識」作這樣的解剖之後,如果空性的內容,空性的究竟意趣,它只是侷限於在一種找不到的話,那時候龍樹菩薩在解剖士夫非地水火風空之後,他應該說這個就是空性才對!可是龍樹菩薩沒有這樣說。「士夫非地水火風空」作這個解剖之後,龍樹菩薩說,士夫因為六界所攝的緣故,所以士夫非有真實。所以可見空性無真實的道理,是在六界所攝之後而說的,並沒有在士夫非地水火風空之後馬上說到,這一點的解釋已經很明顯的跟我們說出了,空性並非只是在尋找假義之後找不到而已,而是應該由緣起的道理,讓我們去認知性空的道理。
那同樣的,《中論》裡面也有說到,因為緣起而性空、因為性空而入中道,剛剛好跟《寶鬘論》裡面所說的那句話是非常吻合的。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有法,要有一個所依之後,針對這個所依來作它的特徵,才有辦法找到,或者認識空性。如果這個所依不存在的話,我們要如何能夠了解呢?這個尋找的方式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了解到說,這個法是存在的。好!既然是存在的話,它的存在方式是怎麼存在的?如果是從他方面而有,從境上而有,是自性而有,它是自力存在的話,那找、應該找得到才對,因為它是真實有的。真實有的東西應該越找越清楚,可是為什麼越找越糢糊,甚至於越找的時候,會發現到找不到了呢!
首先先以找不到的理由來說不真實,沒有理由來安立真實的存在,所以尋找之後找不到。尋找、找不到,可是它又存在,它存在方式是什麼?唯有依靠他力而有了,這是第二個原因。唯有依靠他力而有的存在的緣故,因此唯名安立而有,因此無有自性,是以這種方式來推類的。
同樣的《入中論》裡面有如此說到,同樣的龍樹菩薩在他的著作裡面也有說到了,不依賴名言有的,要去安立勝義諦是不可能的。同樣的《集論》裡面也有說到,佛陀在沒有說空性之前,先說了廣大的世俗相,之後才說我上述所說的一切萬法皆無有真實,因為這些都是唯名而安立的緣故。如果佛陀之前沒有說到任何世俗名言的這種萬法的話,直接跟我們說空性的道理,要怎麼說啊!而且我們沒有辦法會意啊!
唯名而知、唯名而取、唯識而立的這種道理,如果不針對一個「所依有法」去作解釋的話,根本沒有辦法作這個解釋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經上有說到了,「於求實性者」如果要了解空性的話,首先要對這個初學者先說,諸法是存在的,如果你不這樣說,就有可能墮入於斷邊。也就是說當他破除自性有之後,他會認為,原來諸法是不存在的,於是你否定的話,那會有危險墮入於斷邊。
因為佛陀知道有這樣一個危險的緣故,所以我們之前說,佛陀就是害怕有一些根器不夠的眾生們,聽到了無自性的道理之後,會墮入於斷邊的緣故,所以佛陀跟他們多做了解釋。對三法性而說了三無性的內涵,就像《解深密經》來講的話就是如此。
同樣的《楞伽經》所說空性的道理,說二取空的道理,它不是無自性的道理,這是針對下根器的這個眾生,佛陀多作這個解釋。是為了什麼呢?因為怕他們墮入於斷邊的緣故,所以「知義離斷貪,後寂靜滅相。」先讓他們確認了,諸法是存在的,避免這種否定的危險之後,再讓他們去了解到究竟的意趣,叫「知義」。遠離了這種常邊和斷邊的貪著之後,遠離這種危險之後,再跟他們說空性寂靜的滅相。所以「知義離斷貪,後寂靜滅相。」
了解了輪迴的過患,真的想要從行苦當中獲得了救護或者解脫,於是他就會去尋求痛苦的根本,原來就是真實執著。於是在這種因緣具足的有根器的弟子,在當他想要去尋找痛苦根源的時候,這是最好的機緣與他示現空性的道理,於是對他說寂靜的滅相。
接下來就是說到,為什麼要看時機,對有根機的弟子宣說空性呢?因為:
32、不知離相義,隨聞即有著,此非集福業,凡愚令消損。
也就是說到了,有一些人會認為說,空性我不需要了解,我為什麼要了解空性,我為什麼要學習空性?你跟那些人宣說空性的話,那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根本就不想要學習,所以何需要對他們說呢?因為他們現在時機還沒有成熟,在時機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你對他說沒有任何的利益啊!因此這是不需要說的。所以「不知離相義」,第一個是「不知」。
第二個是「離相義」。離相義也就是說,他對空性有希求心,可是他對空性的認知完全錯誤了,顛倒了,遠離空性真正的意趣了。第一個是不想知道,第二個是雖然想知道,可是他卻誤導了,或者會錯了空性的這種意趣。就像好比我們說到,諸法皆空性,所以你不要執著,好像什麼都是空朗朗的那種感覺,好像什麼都不需要作了,這種對空性的認知就是錯誤了。
是的,沒有錯!我們必須要使真實執著減少,可是如果你在真實執著減少的當下,對於輪迴的出離心也減少了,愛他心也減少了,這就不對了,這代表說我們對空性的認知是錯誤了,我們對空性的認知其實就是否定一切了。那當我們在修學愛他心的時候,我們知道說愛他心的重要,而且我們必須要去增長,在這個同時我們必須要去修學空性,才能夠了解到原來我們要去珍惜的他,那個有情他也是無有自性。如果你在修學空性的當下,對空性認知越深的同時,你的愛他心能夠增長的話,代表我們沒有學錯。可是你在修學空性之後,覺得他本身也是自性空,因此我不需要去珍惜,愛他心減弱的話,那又不行了,這代表說我們沒有足夠的福報資糧來認知空性,所以叫做離相義者。
「不知離相義,隨聞即有著」當這些的人去聽聞空性或學習空性的話,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這時候我們應該好好的觀察這個時機,來跟他宣說,或者教導,作這方面的指導。為什麼呢?「此非集福業」因為這些人了解空性的話,對他們來講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有壞處,為什麼呢?「凡愚令消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