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古籍(依書名筆畫排序) |
|
(一)經 |
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第二冊 |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第六冊 |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下)》,第七冊 |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上)》,第十冊[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中)》,第十一冊 |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下)》,第十二冊 |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第十六冊 |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孝經注疏、孟子注疏》,第十九冊 |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修訂本) |
[宋]丁度等編:《校訂本集韻附索引(上)》,(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萬卷樓,1996年) |
陳雄根標點╱劉殿爵審閱:《新式標點廣雅疏證(第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 |
周祖謨:《爾雅校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清]康有為:《論語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
|
(二)史 |
黃永堂譯注:《國語》,(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
|
(三)子 |
羅愛萍編:《百子全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6年) |
王肅:《孔子家語》,第一冊 |
管仲:《管子》,第十冊 |
呂不韋:《呂氏春秋》,第二十冊 |
荀子著╱王忠林注譯:《荀子》,(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
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修訂版) |
|
(四)集 |
[宋]程明道、程伊川:《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書局,2000年) |
新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著╱姜濤主編:《中國文學欣賞精選集.第十四冊.宋代詩歌》,(臺北:莊嚴出版社,1986年) |
[宋]胡宏╱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
|
(五)其他 |
[漢]董仲舒著╱楊家駱主編:《春秋繁露注.祭義》,(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年) |
|
二、 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
|
(一)歷史書籍 |
朱龍順:《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
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
|
(二)中國文化論著 |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1993年) |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五南書局,1997年) |
傅亞庶:《中國上古祭祀文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
黃宛峰:《禮樂淵藪——《禮記》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
楊華:《先秦禮樂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允晨文化,1995年) |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
謝謙:《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
|
(三)中國哲學通論 |
朱彝尊:《經義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 |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
尚明:《中國人學史:古代卷》,(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995年) |
徐克謙:《先秦思想文化論札》,(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冊).青銅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 |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
黃開國、唐赤蓉:《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 書社,2004年) |
|
(四)儒家論著 |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儒學思想的一種新詮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
杜維明:《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
陳咏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
湯一介:《儒釋道與內在超越問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書局,2007年) |
寧新昌:《境界形而上學及其限制——由先秦儒學談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
蔣慶:《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臺北:養正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
駱承烈:《孔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
|
(五)生死學相關書籍 |
[英]葛瑞林(A. C. Grayling)著/李淑珺譯:《生命的哲思》,(臺北:心靈工坊,2002年) |
[德]海德格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
王邦雄:《人生關卡》,(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92年) |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
何顯明、余芹著:《飄向天國的駝鈴——死亡學精華》,(臺北:夏圃出版社,1994年) |
吳仁興、陳蓉霞編著:《死亡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 |
袁揚:《生死事大》,(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
陳俊輝:《生命思想VS.生命意義》,(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
陸揚:《死亡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
靳鳳林:《死,而後生——死亡現象學視閾中的生存倫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
靳鳳林:《窺視生死線——中國死亡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 |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 |
鄭曉江:《超越死亡》,(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
|
(六)其他 |
王國維:《殷禮徵文》,《王國維遺書》第九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臺北:桂冠圖書,1990) |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
﹝美﹞赫舍爾(Abranham J. Heschel)著╱隗仁蓮譯:《人是誰》(Who is Man?),(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 |
|
第二部分 研究論文 |
|
一、 期刊論文 |
|
(一)考古 |
王平:〈殷商人牲人殉性質新探〉,《山東電大學報》2002年第4期,(山東:山東廣播電視大學,2002年) |
朱鳳瀚:〈從生產方式看商周社會形態〉,《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年) |
張政烺:〈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周易研究論文集(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
許宏:〈略論我國史前時期甕棺葬〉,收錄於《考古》1989年第4期,(北京:考古雜誌社,1989年) |
許紅梅:〈略論青海史前甕棺葬〉,《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青海:青海社會科學院,2007年) |
|
(二)儒家 |
王小婷:〈朱熹《四書集注》通行清代之原因及評價〉,《教育理論與實踐》第28卷第12期,(太原: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學會,2008年) |
李杜:〈儒墨思想與古代宗教思想之關係〉,《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1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1969年) |
胡鳴:〈《論語》定型本之再認識〉,《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第77期,(福清: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6年) |
唐明貴:〈朱熹《論語集注》探研〉,《中華文化論壇》3期,(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6年) |
梁濤:〈郭店楚簡「惪」字與孔子仁學〉,《哲學研究》2005年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所,2005年) |
景懷斌:〈儒家思想對於現代心理諮詢的啟示〉,《心理學報》第39卷2期,(北京:中國心理學會,2007年) |
羅子翔:〈略論幾種對孔子天命鬼神的詮釋〉,《問學》5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3年) |
|
(三)生死學 |
朱人求:〈傳統與道統——儒家文化生命的歷史意識〉,《江淮論壇》2003年第6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2003年) |
杜正勝:〈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58期,(臺北:當代雜誌社,1991年) |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本2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
林建勳:〈儒家不朽觀及其對死亡的超克〉,《文藻外語學院「外語教學與人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文藻外語學院,2000年) |
林慧婉:〈春秋時代的生死觀〉,《黃埔學報》45期,(高雄:陸軍軍官學校,2003年) |
柳秀英:〈孔子之生死觀〉,《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18期,(屏東:美和技術學院,2000年) |
張朝霞、雷斌:〈儒家的生命超越——儒家生死智慧述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5期,(福建:中共福建省委黨校,2002年) |
陳川雄:〈論先秦儒家的生命價值觀〉,《孔子研究》2001年5期,(濟南:中國孔子基金會,2001年) |
陳秉璋:〈死亡與自殺的社會學分析〉,《當代》第58期,(臺北:當代雜誌社,1991年) |
黃慧英:〈孔子的生死觀〉,(香港:嶺南大學哲學通識課程講義) |
楊中啟:〈孔子生死哲學解讀〉,《哲學與文化》35卷3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8年) |
蔣慶:〈心學散論——蔣慶先生談儒家的生命信仰〉,《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臺北:養正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
鄭曉江:〈「樂天知命」與「安之若命」——儒家生死智慧之現代詮釋〉,《杭州師範大學學報》3期,(杭州:杭州師範大學,2008年) |
錢森華:〈孔子的死亡意識與終極關懷〉,《理論觀察》44期,(齊齊哈爾:理論觀察雜誌社,2007年) |
譚曉圓:〈生死觀上的人類智慧——中西古代哲學關於死亡之於人生意義的比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56期,(海口:海南師範學院,2001年) |
釋慧開:〈《論語》「季路問事鬼神」章解讀疏證—一個生死學進路的義理探索〉,《生死學研究》1期,(嘉義:南華大學,2003 年) |
|
(四)其他 |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 |
晁福林:〈春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歷史研究》1995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1995年) |
|
二、 學位論文 |
|
李華:《先秦諸子生死觀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
金明鎔:《先秦生死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
胡泊:《論先秦儒家貴「生」重「死」的生命觀》,(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
劉明:《先秦儒家生死觀探析》,(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
羅子翔:《《論語》中所蘊涵之生死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