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鄭成功自福建湄州請了三尊「軟身寶體媽祖」神像(坐姿高約四尺至四尺四寸)做為護軍之用。一六六四年,鄭成功攻台迫荷蘭人獻城投降後,據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日人所編「台南祠廟名鑑」一書,記載康熙七年(即永曆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六八年)鄉民在安平海邊建廟,奉祀媽祖;原址為現今的安平西門國小,名「天妃宮」,為漁民、商旅、負販與安平士民的信仰中心,香火不斷,亦是台灣地區媽祖信仰重鎮。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改稱「天后宮」。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依據故老相傳,日軍入安平之際,有清軍兵勇多人受困於媽祖宮,慘遭日軍殺戮,屍首竟然埋於廟後空地;神聖殿堂因遭血腥之污,終致香火冷淡、棄置不用。其後日人設立安平公學校,乃以該廟作為教室使用,進而做為日人小學校,餘地終致標售拆毀;主祀的三尊媽祖神像與配祀諸神像被迫寄祀於安平各廟,其中「大媽」祀於廣濟宮,「二媽」祀於靈濟殿,「三媽」祀於妙壽宮。民國五十五年(一九六六年)天后宮在清代安平水師衙門故址(亦是現址)重建。
正殿工程完竣,乃將昔日寄祀於安平各廟的三尊媽祖神像奉請入廟安座,安平人信奉的「媽祖」終得以重興香火。民國六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三年)更增建鐘、鼓樓與兩廂,規模更擴大,及至民國六十四年(西元一九七五年)三月,重建工程全部完竣,廟貌宏偉,金碧輝煌;次年三月舉行落成祈安建醮大典,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