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智慧

阿難尊者
 


法開示 (1) 利美園地 (1) 新聞報導 (0) 其他資訊
迴響 總覽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喇嘛網 日期:2012/08/01   報導

阿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難在第一次聖典集結上
姓名 阿難陀 (Aananda)
出生 印度
尊稱 佛教第三祖
師承 釋迦牟尼

阿難IASTĀnanda天城文आनन्द,前463年-?[1]),又稱阿難陀王舍城Rāja-gṛha)人,佛陀釋迦牟尼的堂弟,也是他的侍者。是佛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稱為多聞第一。 他在佛陀死後證阿羅漢果,曾經參與第一次集結。據說他繼承大迦葉之後,成為僧團的領導者。 梵語「阿難」,有喜慶和歡喜的含義。

目錄

 [隱藏

[編輯] 生平

阿難是王舍城Rāja-gṛha)人,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的弟弟。他非常虔誠地追隨佛陀。公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歲時,十九歲的阿難,因為年輕,記憶力強,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選為佛陀的侍者。阿難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著佛陀到各地傳道。

阿難陀

阿難的不尋常處在於他一生沒有敵人。他一生躬行佛法,深知是佛法的熏陶才讓他變得優秀,於是十分謙遜誠懇。因而即使他常受到佛陀公開的稱讚,在僧團內身處高位,天天和大眾激烈地辯論不同的問題,也沒有招致別人的忌妒和怨恨。那是相當不容易的。佛陀在涅磐前還特意稱讚他的無私和仁慈。

法輪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階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上座部 顯教 金剛乘

藏傳 漢傳

佛教典籍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聖地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維基主題:佛教
阿難陀寺

阿難還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1],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在許多記載的對話中,他作為和佛陀的對話者。比如《楞嚴經》。在佛陀滅後王捨城第一次聖典結集集會上,他出色的記憶力讓他背誦出很多佛陀以往的演講。那些記錄下來的文稿就被整理成為佛經,包括《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譬喻經》、《法句經》等等,對於佛法傳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佛經中出現「如是我聞」,「我」即是指阿難。[2]

佛陀入滅後,阿難非常傷心。阿難向眾人傳達釋尊的遺命,「小小戒可捨」。五百結集時,大迦葉對阿難舉發一連串的過失[3],包括佛索水而不與。[4]阿難認為自己沒有過失,據理力爭。但是結集法藏,又非阿難不可。最後阿難為了和諧仍大眾懺悔。[5]。但他非常長壽,在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入滅後,阿難被推為僧團的領導。傳說阿難的入滅,還使摩揭陀與毗捨離國修好,不再戰爭。

禪宗中,阿難被尊為印度第二祖。因為大迦葉逝世後,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在後來的佛祖雕塑旁常見到侍立的協持就是他。[1]

三乘共同認定阿難是聲聞阿羅漢大乘佛教顯教不共認定為普賢菩薩,而密乘不共認定為秘密主金剛手菩薩

緬甸蒲甘有宏偉的阿難陀寺(Ananda Pagoda)。

[編輯]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阿難陀. 大紀元 [2008-10-21] (正體中文). 
  2. ^ 《大智度論》卷二載:「佛入滅時,阿難問一切經首置何字?佛言:『如是我聞』等言」。
  3. ^ 《迦葉結經》載阿難有九過失。大乘中觀宗《大智度論》卷二載有「六突吉羅」。法藏部《四分律》第四分《五百集法毗尼》卷五十四載有七突吉羅。安世高譯《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只說了四事。
  4. ^ 《阿育王經》卷第六;《雜事》作以濁水供佛。
  5. ^ 印順:〈阿難過在何處﹖〉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