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智慧

阿育王
 


利美園地 (1) 新聞報導 (0) 其他資訊
迴響 總覽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喇嘛網 日期:2012/06/26  

阿育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育王時期之孔雀王朝
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的轉輪聖王像(很可能是阿育王)。來自安德拉邦 Amaravati,現存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法輪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階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顯教 密教

南傳 藏傳 漢傳

佛教典籍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聖地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維基主題:佛教

阿育王梵語अशोक Ash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約前304年-前232年[1][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後世稱為佛教護法

目錄

 [隱藏

[編輯] 即位之初

根據佛經記載,前273年頻頭娑羅逝世,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與其兄蘇深摩爭奪王位取勝,並把王族政敵全部殺死,在統治初期被認為是一個暴君。不久阿育王篤信佛教(有人說是受佛教徒的異母弟影響;也有說是受沙門的影響)。在約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統一印度全境。其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據說,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而採用佛法征服。但似乎阿育王之後亦沒完全改變暴力與專制,他曾將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拜偶像外道屠殺,據記載因為此事導致阿育王的老師亦被當是外道屠殺了,於是阿育王再後悔了。之後的他並不像狄奧多西一世那樣,使自己的信仰定為國教,也再沒有迫害其它教派的具體記載,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所以後來的人都認為阿育王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稱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編輯] 宣揚佛教

阿育王石柱頭
現存的位於毘舍離的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為了推廣佛教,並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諭,稱為「法敕」。法敕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在敕令中阿育王通常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

阿育王作為佛教徒大力宣揚佛法。他禁止無益的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的場所,對貧民施捨,並且親自朝拜佛陀的聖跡,建立了許多佛塔。據傳說,阿育王在位期間 ,共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在他即位第17年,在華氏城帝須長老舉行第三次佛教結集,使佛教成為了印度全國性的宗教。他還向周邊國家派出許多傳教團,使佛教開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尤其是派人去錫蘭的傳教,使斯里蘭卡至今都是南傳佛教的中心。依據語言學家季羨林的考據,阿育王所傳播的佛教,只限於上座部派別。

[編輯] 治國方針

阿育王的治國方針是基於佛教的精神,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他的這種政策並不是空想主義的,具有相當的現實性。對於羯陵伽國的征戰雖然對其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然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他雖然禁止殺生祭祀,但是沒有廢除死刑和酷刑。

他雖然是上座部佛教徒,但是在後期對其它宗教也很寬容,容許它們的存在,婆羅門教耆那教都得以共存。他的這種宗教政策,也成為了以後印度君主的傳統。

[編輯] 王位繼承

阿育王原本指定他的兒子鳩那羅為王儲,但鳩那羅不久即被刺瞎。於是王位便由鳩那羅的侄子達沙拉沙繼承,鳩那羅的兒子三缽羅底被指定繼承達沙拉沙。

[編輯] 家庭

已知的妻子:

  1. 善無續(Asamdhimitra)
  2. 帝舍羅叉(Tisyaraksa,傳統上被認為是反面人物)

子女:

  1. 鳩那羅(Kunala)
  2. 摩哂陀(Mahendra)
  3. 僧迦密達 (Sangamitta)

[編輯] 影視

印度電影《阿育王》Asoka,2001年

 

[編輯] 參考文獻

  1. ^ Excavating the eternal: an indigenous archaeological tradition in India. OXFORD. 
  2. ^ Ven. S. Dhammika. KING ASHOKA: His Edicts and His Time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993 [24-08-2009].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英文書籍

  • Swearer, Donald. Buddhism and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 Chambersburg, Pennsylvania: Anima Books. 1981. ISBN 0-89012-023-4. 
  • Thapar, Romila. Aśoka and the decline of the Mauryas (Delhi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98 printing, c1961) ISBN 0-19-564445-X
  • Nilakanta Sastri, K. A. Age of the Nandas and Mauryas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67] c1952) ISBN 0-89684-167-7
  • Bongard-Levin, G. M. Mauryan India (Stosius Inc/Advent Books Division May 1986) ISBN 0-86590-826-5
  • Govind Gokhale, Balkrishna. Asoka Maurya (Irvington Pub June 1966) ISBN 0-8290-1735-6
  • Chand Chauhan, Gian. Origin and Growth of Feudalism in Early India: From the Mauryas to AD 650 (Munshiram Manoharlal January 2004) ISBN 81-215-1028-7
  • Keay, John. India: A History (Grove Press; 1 Grove Pr edition May 10, 2001) ISBN 0-8021-3797-0
  • Falk, Harry. Asokan Sites and Artefacts - A Source-book with Bibliography (Mainz : Philipp von Zabern, [2006]) ISBN 978-3-8053-3712-0

[編輯] 日文書籍

  • 山崎元一『アショーカ王伝説の研究』 、春秋社、1979年 大部
  • 山崎元一『アショーカ王とその時代 インド古代史の展開とアショーカ王』春秋社、1982年
  • 定方晟 『アショーカ王伝』法蔵選書9 法蔵館 1982年 原典訳も含む
  • 塚本啓祥 『アショーカ王』 サーラ叢書21 平樂寺書店 1978年
  • 塚本啓祥訳『アショーカ王碑文』 レグルス文庫54 第三文明社 1976年
  • 木村日紀 『アショーカ王とインド思想』 以文選書26 教育出版センター 1985年
前任:
頻頭娑羅
孔雀帝國國王
約前297年~前272年
繼任:
達沙拉沙

 

 

 


回首頁